诗和远方的精辟句子
去年家父离世,带着百岁高寿的荣光,承载了他一生的英名。他离开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也离开了全家子孙对他慈祥母亲的眷恋和嘱托。我想,那边的世界定有远方的风景和动人的诗篇。
我仍清晰记得,二十七年前那场狂风中送走了母亲。而去年二老合葬之日,大雨倾盆在午夜之前,但当起灵的时刻到来,天空却放晴了。这或许就是苍天对两位老人平凡生活中所展现出的不平凡品质的敬意吧!他们以善良、正直、克己奉公、乐于助人、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成为了我们的表率,他们自强不息、问心无愧、高风亮节的生活态度,铸就了他们铮铮铁骨的高贵品德。
时光荏苒,如今已近周年之期,两位老人家已安葬于故土之中。他们回到了生养他们的故乡,与他们思念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团聚在一起。他们在那边的一方乐土中欢欢喜喜地重逢了。
逝者已矣,而生者仍需前行。古人言“出生入死”,即意味着人自出生便开始走向死亡的旅程。生与死是必然的,而所不同的只是时间和经历的不同而已。这些差异恰恰决定了每个人的不同。从家父身上,我深刻理解到什么是活得通透,什么是看淡生死的"活够了",以及为何要活到老学到老。因为在这有限的人生中,仍有无限远方的风景和动人的诗篇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体验。
长辈们留给我们的物质财富或许有限,但他们传承给我们的精神家园却是永恒的。生命虽来自远方,但最终也要走向远方的世界。对于我们生者而言,前路漫漫其修远兮。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随时间流逝而烟消云散,但唯有伟大的思想、不朽的诗篇和高尚的品德才能流传千古,永存人间。
无尽的路途在远方延伸,诗篇在远方的路上被书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要心怀远方和诗的追求,坚守初心,坚持不懈地不断前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抵达诗的圣殿和世界大同的理想之地。
仁人志士、君子之所以有走不完的路和读不厌的书,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诗的热爱。这便是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和源泉。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和我一样思念父母、思考人生、热爱远方和诗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