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融资专员是做什么的
在职场江湖中,总有一些公司引人注目,仿佛是“他人家的公司”一样令人羡慕。这不光因为有人幸运地进入公司而得到可观的薪水,更是与公司的逆境之现的奇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近期我看到一则十分吸引人的帖子,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公司曾一度面临资金断链,三月都没有发工资给员工,领导们纷纷离去,只剩下少数员工仍在坚守。在第四个月时,公司突然获得了一笔融资款。老板迅速将原来的员工专员提升为主管,出人意料的是,在短短三个月内,公司竟然开始盈利了。
这仿佛是一部戏剧化的逆袭剧情,就如同买中大奖般不可思议。相较于当行的穿越剧,这一现实案例更显得神奇非凡。这个故事背后还蕴一种职场现象:那些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踏实肯干的员工,往往在末位淘汰制下成为。而事实上,淘汰一个中高层领导所产生的效果远胜于淘汰众多普通员工。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领导职位的任命并非与能力直接挂钩。即便普通员工再怎么努力,如果没有被提拔的机会,也难以崭露头角。据传,这家企业似乎是一个家族企业,离去的领导大多是老板的亲属。他们只拿薪水却不付出相应的劳动,他们的离开为公司的融资和后续盈利创造了条件。
而那些留下来的人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月没有发工资,许多人就会选择辞职。但这些人能够坚持三个月不走,可见他们的忠诚度和魄力都非常人可比。这也再次印证了所谓的领导往往是最势利眼的。正如员工们所说,如果不发工资,他们可能会比任何人都要闹得凶。
管理层的经营策略对公司的盈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是高管们自己选择离开,这实际上是一种止损的明智之举。高管们清楚公司的实际情况,他们离开后,公司可以省下一笔赔偿款,同时人工成本占比也会相应降低。这也暗示了许多公司可以效仿这种做法,让一线员工参与决策,这样肯定会让公司变得更好。
许多企业不的原因就在于中高层管理者的不当操作。这也并不奇怪,因为像海底捞这样的成功企业,其领导层大多是由一线员工提拔起来的。如果领导层战斗力不强,那么企业很难取得成功。据统计,国内有超过一半的公司企业存在这样的问题。职位的高低并不代表能力的大小,很多时候是下面的员工在支撑着整个企业。
我们也要明白,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都是不同的。领导层的离去并不一定说明领导能力强,有时候也可能是市场环境所迫。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果公司长时间不发工资,还是应该尽早寻找其他的工作机会。毕竟,现实往往比段子更残酷。
职场如战场,每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公司的生死存亡。无论是员工还是领导,都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我们也应该相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忠诚度并不等于就能当好主管。人心散了,再聚难。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画饼充饥的承诺,而是要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