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的核心学习点有两个。首先是让孩子们熟练掌握乘法口诀以求商,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在解决真实问题时,孩子们需要开始感受数量、单价和总价之间的初步关系。我们发现,孩子们往往在解决问题的部分失分较多,下面我们将结合一张单元测试卷进行细致分析。

第一大题是直接的数学计算,这是最基本的内容。前三行题目主要考验孩子对乘法口诀的掌握程度,例如21÷3,孩子们需要反向思考,哪个数乘以3会得到21。只有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才能既快又对地完成这些题目。

第二大题是填空题。第一小题考察孩子对除法算式的理解。在除法中,“除”和“除以”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前者表示除数除被除数,后者表示被除数除以除数。“以”字在这里的意思是“用”或“拿”。比如,36÷4=9,这个问题可以描述为4除36等于9或者36除以4等于9。

接下来的题目也各有特色。第四小题让孩子理解一个星期有7天,进而推算42天包含几个星期;第五小题则通过一个乘法口诀引出多个算式;第六小题要求孩子按照算式的数值大小进行排序,而非结果的数值。

第三大题是选择题,虽然题目不难,但分数占比大,答错容易失分,主要考察孩子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第四大题是实际应用题。第一小题中,“平均”是关键词,孩子们需要理解并应用这个概念来求解每人能得到的汽水数量。第二小题则考察了孩子们对减法和除法的区分能力。第三小题中,部分孩子因为没看清题目而将“羽毛球拍”误认为是“羽毛球”,导致答案错误。最后一题则让孩子们比较不同购买方式下哪种袜子最便宜,这需要他们先计算每种方式下每双袜子的价格,再进行比较。

这单元的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孩子们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审题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重点是要分析数量关系,认真审题。这样才能确保答题的准确性。